97小说网

41第四十章 (第1/2页)

97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郎中难为),接着再看更方便。

看到徐卓然迷茫的样子,徐卓凡稍稍有些动容,快速说道:“你没听过这两句话?”

徐卓然讷讷的摇头,这句话,他从来都没听说过。古书有云:“君子当以德报怨”,儒生就该有君子气度。至于大哥口中的以直报怨,虽然很有道理的样子,但,那是君子所为吗?

徐卓凡的神色越发凝重,不应该啊,就算徐卓然他娘想把徐卓然教成一个傻子,把这些东西让教徐卓然的老师删掉,但在小河村待了三四年,私塾里的先生也该把这些一并教了才是。

然而见徐卓然的样子,显然根本就没听过有这种说法。

什么是儒家,什么是君子,在徐卓然的世界观里完全扭曲。

沉默许久,徐卓凡才道:“《论语·宪问》中有一句话:‘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中有宪问这一卷吗?他使劲的摇头。

徐卓凡再次沉默不语,只是脸色看起来比刚才更加难堪。

“那么,‘以德报怨’最先的出处是哪里?”

“‘以德报怨’最早出于《老子》十三章:‘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徐卓然道。

虽说是出自道家书籍,可这句话也是儒生们标榜为君子的准则。

徐卓凡心头一震,以德报怨的出处倒是与他所在的那个世界一样。唯一不同的,便是《论语·宪问》这一卷竟然没有了?到底是徐卓然自认为早把论语熟读,哪怕是离开了皇宫,也未曾再看论语,还是这个世上根本就没有《宪问》这一卷。

徐卓凡突然发现,今日徐卓然做出的这件事也根本就不是徐卓然的错,但徐卓然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还是让他堪忧啊!

“那我且问你,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他问的话,便是《论语宪问》中孔子和他的学生之间的对话。

这一回,可实实在在的把徐卓然问懵了。

这几句话看似简单,却也是儒家圣人和他学生之间的问题,那种高端技术,还不是徐卓然能一时半会儿弄得清楚的。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倘若不用德抱怨,那什么又是所谓的正人君子?

哪怕徐卓然再聪慧,再早熟,现在脑子里也一片浆糊。自他熟读圣贤书,便从未怀疑过,一个君子会用小人所用的阴谋诡计,不管是老师,还是母亲,还是私塾里的先生,都是教导君子该以德报怨,且不可使雕虫小技。不然就会遭世人唾弃。

徐卓凡突然冷笑,“你的母亲窃国,可是君子风度?可是圣人风度?可是儒家风度?你可莫要与我说,她是女流之辈,不讲君子之风!”

徐卓然突然觉得心口一窒,脸色惨白,手脚发凉。这个世上,除了父亲,他最崇拜的人就是母亲,可是母亲却做了天理不容的事情。

只是很快,徐卓然就反应过来,声音越发颤抖,“大哥,你的记忆恢复了?”

徐卓凡的目光挪到徐卓凡的身上看了一眼,随即低下眼眸,“我前几天在山里遇到两个人,他们的对话很有意思,其中有一个就说,弘太子失德弑母,被贬为庶人居皇陵反省,但郁结而亡。你说,这话有几分真,几分假?”

又是一记重锤落在徐卓然的心脏上,他说的事情,毕竟都是徐卓然的亲生母亲和骨肉兄弟。徐卓然,只是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哪怕在这个时代,十一二岁定亲上战场什么的都可能出现。可对于一个以前是温室里的花朵,虽然受了几年小苦,可终究面对的是母子相残的事情。

这种事情要是发生在他徐卓凡的身上,估计早就疯了。

只是徐卓然歪曲的价值观已经根深蒂固,不来一点重药,哪里能重塑一个新的徐卓然出来。毕竟是皇家的人,也不是没有经历过血腥的人,这一记打击虽中,但对于徐卓然来说,应该不至于崩溃。

“你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你应该比我更清楚!”

徐卓然不是傻子,自然很清楚自己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但他一直认为,母亲再不好,也是母亲,虎毒尚且不食子啊,何况自己的母亲,曾经的一国之母,再怎么,也不会做出这等违逆天命的事情。

“她现在活得很好,没有遭什么报应,而整个国家,也没有乱,处处欣欣向荣,百姓安居乐业!”徐卓凡的这句话好似上不接下。

但这样的冲击力对徐卓然来说却大得颠覆了曾经的一切。

兴许是打击真的太大了,徐卓然一脸颓然,“我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

“不知道没关系,往后会慢慢明白的。累了一天,早些睡吧。”徐卓凡的声音也缓了下来。

李家的孩子,在他那个时代的历史中,哪一个不是经历过腥风血雨的,哪个皇帝登基的时候,不是血流成河。

他的那个时代,玄武门之变,唐太宗的几个兄弟都死得差不多,李渊把皇位给了李世民之后还不是郁郁而终。

而李治继位之前,他的大哥李诚乾因断袖的事情,死了。另一个兄弟李泰造反想做皇帝还是死了。唐太宗也就那么几个嫡子,最后也只能选李治做皇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孕妃嫁盗 孟德的主厨 斗界人皇 九色界 死界大灭动 妖祖 神级城堡系统 神级兑换系统 魔法和剑的交响曲 从零开始的骑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