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小说网

第九十二章:两边皆敌 (第1/2页)

97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谋曹篡魏),接着再看更方便。

城东,以王允为首的诸多官员,早已在城门口等着迎接孙坚军的到来。

自从汉朝经历数代宦官乱政,一直到董卓入京以来,朝廷早被掏空国库,跟本无力对抗西凉乱党来袭。

正因如此,这些大臣们才会如此重视孙坚这支强悍的军队。

周扬看着眼前这番情景,不禁心中苦笑,就算那李毓的小曲,再加上蔡邕的建言,可能也没办法改变这个事实。

此时,街边一名年近六旬的老者,在数名书生的陪同下,缓缓走向王允。

周扬马上认出对方,正是四天前河边小屋的主人蔡邕。

王允与诸官们对这不喜官场的大家的到来,都感到颇为讶诧,双方互相行礼之后,便恢复了常态。

由此可见这蔡邕并不善于官道,所以才不见有人对他的到来有多重视。

然而蔡邕却不以为忤,语气平和地道:“请问诸位大人怎会在此?”

董承有些不奈烦地道:“蔡先生看来是久居小屋,对于外界的事情竟浑然不知,如今整个长安城的谁不知道,孙坚军即将到来。”

“如此说来,诸位大人是在这里迎接他了?”蔡邕故作奇怪地道。

不远处的周扬却看得心中叫苦,蔡邕如此不懂人际之道,这么一说只会增加大家对他的恶感,又如何他们建言。

果然所有大臣们闻言都脸色一沉,显然这并不是什么很有面子的事,但又无法否认这个事实。

董承更是怒形于色,冷哼道:“我们都是为了保住汉朝基业,在场一不是忠臣良将,这么做都为了共同抵抗叛军,蔡先生却在这里说风凉话。”

蔡邕干咳了两声,笑道:“看来对外界的事情浑然不知的人,并非老夫啊!”

这次连王允都听得极不自在,忍不住问道:“先生这话是什么意思?”

“诸位大人竟对民间歌谣闻所未闻?”蔡邕不答反问道。

周扬本打算上前把他拉走,以免得罪了这些大臣们,今后的日子必定不会好过,但现在终于明白了蔡邕与李毓的用心了。

恐怕这四天里,李毓不但没有闲着,而且还在城内到处散播那小曲,只不过并没有让使其流传开来。

这正是他的巧妙之处,为了要让这些大臣们,对已经家喻户晓的事物闻所未闻,再由蔡邕来个突然爆料,让他们产生了自己孤露寡闻的错觉,从而使蔡邕的建言变得更有份量,使这些散播的小曲更具有杀伤力。

但问题是这李毓究竟是怎么做到,让城里的百姓们都知道小曲,却又没有逐渐流传开来的呢?

他心里暗暗决定,等这事过后,定要向这忽悠大王好好地请教一下。

这时候王允、董承等诸位大臣们,个个面露诧色,相互交头接耳。

有的甚至跑到路边,随便找了个寻常百姓询问,得知与蔡邕所说的竟是一样,仍是难以置信,直到围观的所有百姓开始哼着那小曲,大臣们才终于相信了蔡邕。

“小子要进城,两土不可得……”王允把前两句默默念了几遍,觉得没什么水准,才断定这些词句绝不可能是出自蔡邕之笔。

“落草斩一日,重现好天气。”董承跑到了蔡邕面前,虚心问道,“这两句是什么意思?”

周扬发现王允开始命守将关起城门,心中除了好笑之外,却也放下了心头大石。

终于可以不让孙坚捷足先登了,但汉献帝和这些大臣们,该如何面对孙坚军的到来呢?此事可大可小,倘若处理得不好,把孙坚惹怒的话,这可是比李郭更难对付的猛将。

李郭二人仗的是精锐的骑兵,以及随董卓在西凉打滚多年,常与羌胡各族这种天生的游牧民族交手,练就了带兵打战的本领,只是身边缺了像贾诩、陈宫这类的军师。

孙坚却不一样,他手中不但有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而且还有像程普这类智勇双全的将领,还有黄盖、祖茂、韩当等能够冲锋陷阵的猛将。

如要事情搞砸的话,变成西有李郭叛军,东有孙坚以勤王名义强行攻城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周扬越想越觉得后怕,可是身边又没有一个能够问计的军师。

李毓虽然聪明,但他毕竟与贾诩、陈宫这种级数的军师,仍有一定程度上的差距。

忽然,城门守兵来报:孙坚军已经抵达城外五里处。

周扬暗叹该来还是来了,终归还是得坦然面对,于是便来到了大臣们行列中,看看他们如何将孙坚军拒之门外。

董承到他前来,便一脸不快地往旁边退去,显然是之前自己全力支持孙坚入城,如今却好像一个犯了错的人似的,只能躲在诸臣之中,希望自己比较不那么惹眼。

“司徒大人,现在该怎么办?”周扬来到王允身旁,问道。

王允道:“我已派人火速赶往府内,请陛下亲自前来东门,希望能够安抚孙坚的军队了。”

周扬暗骂这老家伙,迎接孙坚入城的时候便首当其先,现在城内流言四起,却把这黑脸交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昏君 逆战成妃 强极则辱 重生之锦好 追忆者的综漫物语 飞天潜龙 嚣张战王的倾世小毒妃 仙尊溺宠:废材三小姐 游戏大变身 甲子风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