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小说网

第四十七章 史上最大的窃书贼 (第1/2页)

97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鬼王),接着再看更方便。

小偷小摸一般出在民间,即便高贼也都不是场面上的人物。昔日孟尝君养了一群食客,其中不乏鸡鸣狗盗之徒,偷梁换柱之人,但孟尝君当初的目的决不是为要这些人去行窃才收留了他们,否则孟尝君也就不叫孟尝君了,早应改作梁上君了。

李世民给萧翼安排了一个活儿,就是让他去行窃。

萧翼可不是等闲之辈,他的祖先萧氏一族或为臣或为君,叱咤风云,建齐、梁二国,雄居南朝七十八年。之后,国破家亡,到萧翼这一代时,家徒四壁,已是一贫如洗。有道是英雄不问出处,好汉不讲来路,刘玄德还是中山靖王之后呢,不是也落到织履贩篓的篾匠地步。刘季才是个比村长稍大一点的亭长,最后还不是一举擢升为汉高祖之职。萧翼自幼酷爱习作,博学多才,借隋亡唐兴之机投靠了李家,几经沉浮,才被封了个监察御史的小官儿。名义上是在朝中为官,其实才是个县团级。芝麻粒大的小官,能有多大的权限,干的又是些出力不讨好净得罪人的差使,无非就是各地巡视、检查纠偏。萧翼老想逮个升官发财的机会,没逮着,碰上了。

替皇家办事,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即便是去做贼也是皇命使然,违抗圣旨杀头不说,还可能害了全家。

临行前,李世民再三问他需要什么尽管说,他什么也没要,只从御书房里要了几张王羲之的杂帖,便匆匆上路了。

萧翼萧御史按图索骥一路舟车劳顿,直奔浙江绍兴山阴永欣寺。

王羲之淡泊名利,他的子孙后代也不愿仕途为官,否则拿他的《兰亭集序》换个省部级的干部应不在话下,一辈子吃穿不愁了。转眼到了王羲之的七代孙智永,就是当了和尚的那位。智永临习祖上真迹三十余年,圆寂时将家传墨宝传给弟子辩才。辩才怕不稳妥,将那宝物置于梁上,凿了个洞藏起来。

辩才和尚有两样嗜好,一是下棋,一是饮酒。一上棋桌就宛如进了楚汉两国,一端酒杯就分不清日月几何?辩才姓袁,所以后人说他大意失窃是“怨天怨地怨不了袁辩才,怨棋怨酒怨不了冤大头”。

这日也是凑巧,辩才和尚出寺门远眺山阴晚景,忽见一人儒生模样,穿着又是不伦不类,匆匆从寺门路过,低头俯身,好像丢了东西一般。辩才不解,遂动问:

“施主何往?”

那人正是萧翼,见问暗喜,装模作样地说:“我乃北方客商,刚出了货,乘闲暇之际到此游玩一番,未料贪恋山水美景,误了归去的路程,这便如何是好?如高僧不弃,就在你寺院门口龟缩一夜吧!”

辩才忘了“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一至理名言,也是他乐善好施,慈悲为怀,因而招鬼进宅,引狼入室,就说:

“那怎么行?即是远路客商,我当尽地主之宜。如蒙施主不嫌,请到小寺一叙如何?”

萧翼大喜过望,故意推脱说:“这是何说?我一商贾之人,浑身沾满铜臭,岂不污了宝寺灵气?”

“听施主口气,不似商人倒像文人。”辩才从萧翼的话里听出了一点端倪。

“文倒文过几日,只是家境不支,父母年迈,硬让我投笔从商了。”

“哎呀可惜!既是如此,更要请施主到小寺屈就一宿了。”

萧翼不敢再推辞,生怕人家改了主意,半脱半就地跟了进去。

路上,辩才问萧翼,说:“施主善手谈否?”

“略知。”

“能饮酒否?”

“少量。”

辩才闻说高兴万分,知是遇到知音。忙吩咐小僧,备酒备菜,置桌摆棋。

俩人下棋饮酒,谈天说地,评文述史,咏诗赋词,如同多年故交一般。不知不觉,天将五鼓。辩才兴犹未尽,力劝萧翼多盘桓一两日,一则细细游览山水美景,二则俩人再畅谈畅饮一番以叙情怀。萧翼推脱说:

“不是我违了高僧美意,实则生意上有些事脱不开。待我把货款收齐,手头有几枚小钱,再来陪大师不迟。”

辩才知是萧翼说的是客气话,这一走就是肉包子打狗,断无回头之日的。就说:“施主请便。”

临行时萧翼说:“听大师一席之言,足胜我读十年寒窗,受益非浅矣。鲁人说话向来性直,如不再来聆听教诲,我当后悔莫及夷!请高僧稍等,容我几日,必当登门赐教。”

“你是山东人?”辩才听萧翼如此说才知他不是推诿之言。

“正是。”

“我师父祖上也是山东人,齐人憨大心直是信人。去吧,早去早回,贫僧静候佳音。”辩才笑道。

萧翼走出好远,辩才还在大声追问:“施主几日可回?”

“少则三五日,多则七八天。”萧翼含笑回答。

第八天的头上,萧翼又来。辩才正在山门口上张望,一见萧翼,忘了出家人的规矩,一路小跑过去,执住萧翼的手说:

“施主出言,说一不二,贫僧就爱交这样的朋友!”

萧翼说:“前次匆忙,不曾带得半分礼物。今次货款收齐,发了点小财,也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神魔禁忌 少林伏魔录 人在封神,我人皇统御万界 韩娱之终极幻想 洪荒帝经 星河封神榜 通天尸道 阴婚惊魂,猛鬼老公别过来 朕的皇后很神秘 寻死不成,女帝竟然馋我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