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小说网

第十三章:潞州来的算命先生 (第1/2页)

97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东京梦华录),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才!现在自己最紧缺的就是人才,而且是通晓文墨的文人!经过一夜的思考,赵承嗣想明白了自己当前首要的任务是寻找人才。

刚刚进入新宅子就遇到了财政危机,如果自己再不想办法弄钱的话,自己府上的钱库最多只能支撑两年,两年之后自己一定会入不敷出,到时候别说是养人了,恐怕连穿衣服都难。

生财的办法赵承嗣有不少,但是现在缺少一个执行人,毕竟自己才是六岁孩童的身躯。就算是成人了,身为开国天水县男,处理一些琐碎与出面的事务肯定不是亲为,寻找一个军师,一个代理人就迫在眉睫了。

“还是去碰碰运气!”第二天一大早,赵承嗣决定前往开封城内的各大书院去寻找一下,看看有没有一两名醒目的读书人可以作为自己代理人,坐在家里人才是不会白白砸下来。

赵承嗣带着王五与张七出门,前去拜访开封城内各大书院的院首。五代末年虽然是个重武轻文的时代,但是隋唐的科举制度一直存在,开封城内也有大大小小的书院十余家。

赵承嗣一一拜访了各大书院的院首与一些夫子都不符合赵承嗣的要求。一些院首与夫子都是迂腐之人,除了会读书外一无是处,脑袋不灵光,整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另外一些夫子则是不务正业的主儿,所谓的不务正业就是不以教书为己任,整天在外面以文笔卖弄,风花雪月,这一类人比较贪心,而且没有什么真才实学,赵承嗣当然不能让这些人当自己的军师了。

“走,我们去街市上走走。”拜访完最后一家书院之后,赵承嗣失望地走出了大门,一日苦寻始终没有找到一个人才,赵承嗣决定去州桥附近的集市上走走散散心

赵承嗣带着王五与张七二人来到了开封集市上的的一处茶楼,点了一壶茶,细细地品了起来。这间茶楼名叫望春楼,是开封城一个文士富户所开,望春二字取自杜甫的名诗: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诗道出了乱世的的苦楚,也是当今的写照。茶楼的主人希望早些结束乱世,决定将茶楼取名望春。

茶楼主人将春望二字颠倒,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可以看到战乱终止,和平到来,就像是新春的来临万物复苏。

望春楼在开封经营有五年了,在开封已经小有名气。虽然是一间高档的茶楼,但是价格实惠,普通的老百姓也都能消费一杯清茶,正午时分正好是开封人休息小憩的时候,附近的劳力都会来望春楼喝一杯茶水,解解渴闲聊一下。

“小二,来碗茶!”不一会儿两三名苦力来到了望春楼的茶铺,每人要了一杯清茶,就开始闲聊起来了。

“刘老哥,你说的那个算命先生在哪里?”一名苦力喝了一口热茶,焦急地询问坐在自己旁边的一位中年苦力。

“那个算命先生每日都会来此茶楼替人算命代写书信,算算时辰也应该到了,你再等会......。”刘老哥拍了拍年轻苦力的肩膀,示意他不用着急,算命先生会来的。

“哎,老哥啊,我的家人都在潞州,现在潞州马上要陷入兵火之中,不知道会不会打到我家乡,想想都让人担心。”年轻的苦力名叫武直,是潞州人士,每年都会来开封当苦力,到了年末才返回潞州。如今开封城内流言四起,李筠要反叛朝廷的事情已经传开了,开战在即,武直十分担心自己的亲人。

“武老弟,不必太担心,你家乡距离潞州城有百里路,战火应该不会波及到老弟的家乡。若是老弟还不放心,等算命的先生来了可以让他写一封家书,送回潞州。”刘老哥拍了拍武直,安慰了一番。

“哎,现在都通往潞州的道路都被封锁了,家书如何传递?”武直摇了摇头,官道都被封锁了,家书是不可能到家了,边境的敌军可不是吃素的。

“武老弟,这回你错了,昨日我可是刚刚收到了家里的来信!”刘老哥拿出一封家书,在武直面前晃了晃。

“老哥,这是........?”

“嘿嘿,武老弟,你知道老哥为何让你来找这个算命先生,就是这个算命先生有本事,在如此纷乱的时候还能将家书送抵,你说是不是有些本事?不单单是我,不少的潞州同乡都收到了家书,老哥才会介绍你来的”刘老哥将家书收入怀中,给武直到了一杯清茶。

“刘老哥,这真是你的家书?那位算命先生真有如此本事?能通过潞州军的层层封锁?”武直瞪大了眼睛,疑惑地望着刘老哥。

“武老弟放心,你家嫂子还给老哥送来了一双鞋和一些自家腌制的特产,绝不不会错,算命先生可以将书信送到潞州。至于先生用的什么手段,就不是我们知晓的了。”

“哦!刘老哥,那价格方面.......?”

“武老弟放心,算命先生人很好,家书只收五十文钱,这个价格虽然贵了一点,但是也算合理。”

五十文?武直从怀中掏出铜钱,虽然自己要省吃俭用几天,不过五十文钱算值得了。

潞州的算命先生?赵承嗣就坐在二楼的大厅,正好靠近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盛宠天下之命定狂妃 大清总统 吕布定河山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娇宠农门小医妃 盛唐刑官 闪婚后发现老公是首富 绝品通灵大小姐 末日之曙光纪元 红色贝雷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