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小说网

第35章 大师的膝盖 (第2/2页)

97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唐盛世图片古风),接着再看更方便。

来花费巨大,用在农具上一无是处。”

“首先我提供的锻钢之法成品率可达九成以上,其次锻钢之法只是基础,不仅仅用在农具上,造桥、修房、军备,城防上也是好东西,最关键他是工业的基础。”

“李先生,想象一下,用钢铁制造出来的大桥,钢铁制造出来的可以装载几千人的大船,用钢铁修出的十丈高的房子。”

“这……”李春有点迟钝,感觉脑子不够用了。

“当然这是后话,目前最关键是在春耕前推广这种犁,解决今年的粮食问题。”

说到了粮食,贾茂来了兴趣,提了一句:“今年如果风调雨顺的话,小民有信心把粟米的产量提高一成。”

说到这里,寒云问了一句:“过去,庄子亩产粟米多少?”

“最高能到一石五,均算在一石二。”这个平均数已经高于大唐平均数两成,看来贾茂并非浪得虚名之辈。

“一年一季,一作物?”寒云又问道。

“一般是粟米和大豆、小豆一年一换,否则田里的肥力不够,一直种粟米的话,肥田也会变成瘦田。”

寒云觉得应该拿出杀手锏了,提了一句:“我的意思是今年上半年播种玉米、下半年一半种土豆,一半种红薯。然后再组织人从周边的村落运输粪便,制作农家肥。”

一年两作物轮作,甚至一年两季作物,贾茂是知道,可只能在江南,崖州一带,这里不行,作物过不了冬。

贾茂赶紧反对:“县公,云阳的冬天太冷,无法耕种作物,另外,县公口中的玉米、土豆和红薯是何物?小民从未听过,就算交州、爱州(今越南北部)、崖州(今海南)都未有过。”

“伍战你去把马车上的箱子拿来。”寒云从后世搞来了一些样品。

不多久,桌子上放上了玉米、土豆和红薯。贾茂看得稀奇,凭着土豆和红薯上的泥土大致猜出,是生长在土里,玉米实在不知是怎样的作物。

寒云蘸了一点水,在玉米前面写了一个十、土豆前面写了一个三十,在红薯面前写了一个四十。

贾茂瞬间反应过来,亩产量,而且单位是石,若是单位是斤,今天就不用谈此事了。

“啊,不可能。”贾茂蹭一下跳起来,“绝对不可能。”

“普通百姓耕作,估计能到其亩产的七、八成,但是由你负责,又用韦家的田地来耕作,我觉得这个数只可能是低数。”

寒云很肯定,韦家田地的熟土层起码比别人的田深了三成,这就是高产的基本条件,也是以后改种水稻的基本条件。

“作物的口感如何,如果作物只是高产,口感不好,也没啥用。”

韦弦终于能搭上话了,指着土豆说道:“这个我吃过,能烤着吃、煮着吃、蒸着吃,炒着吃,味道非常好,口感细腻。其他两个我也没吃过。”

寒云指着玉米说道:“这东西和麦子差不多,晒干后打成粉,做法和面粉差不多,自带甜味,能烙饼、做成玉米馒头,还能做成玉米粥。”

随后解释了一下红薯,其实在寒云的心目中,红薯是准备养猪用的,不过此时不敢说。

“所以,县公的意思是庄子的田全部种这些粮食,一点粟米都不种?”贾茂感觉是不是风险太大了,万一种植失败了,岂不是整个庄子颗粒无收。

“不光是庄子,还有一万五千亩的官田也要种。而且在五月底就要收获第一批粮食。你们知道云阳的百姓缺粮,所以今年全部种早熟玉米,庄子二月底播种,五月底、六月初收,其他田地按照春播的三月播种,七月收。”

贾茂扳着手指,口中念念有词:“二月底、五月底,天哪,也就九十多天。县公你这不是粮食,是仙物。”

“所以,贾先生的责任很重,不光要把韦家的五千亩全部按照要求播种完毕,还要教会云阳的百姓,不过告诉百姓,这种叫玉米的粮食亩产只有二石,切记切记。公输先生那边要打造出足够的犁。”

两人明白为何县公要找他们来,可是一边的李春不干了,县公如此的大手笔怎么没有他。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都市之重返人间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扬帆2002 炮灰女配成长逆袭记 古墓派 末法时代大道主 重生之仙帝奶爸 魔物娘拯救计划 萝莉战神 毒后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