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小说网

第五十五章 政令不行 (第1/2页)

97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雍王章邯雍地包括陇东吗),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好意思,今天有事,不过还好,总算是赶在今天更新了。

今天又有一个书友提出了称呼上的错误,在此谢谢他,本书错误不少,还请大家恕罪则个【偷笑】。)

尽管章邯下令让士兵噤声,不许外传李义带来的情报,但天下终究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是这么大的战事,这如何能隐瞒得住。

果不其然,随着口口相传,陈仓兵败的消息像风一样,在民众之中不胫而走,半日之内,风声已经传遍了半个关中。一时之间,不论是咸阳,还是关中各县,全都陷入了人心惶惶的氛围之中。

关于陈仓失陷的原因,坊间有着诸多的传闻。

有的说,这是汉王刘邦搞的鬼,先夺下陈仓,而后趁机进兵咸阳,自立为秦王;还有的说,这是陈仓当地百姓叛乱,准备投靠刘邦,而刘邦其实对此并不知情;更有甚者,甚至说这是秦朝的余党在陈仓起事,意欲复辟大秦。

总之,各种各样的流言铺天遍地,让人难分真假,也将民众的焦虑推向了最高峰。

又过了半天时间,从陈仓附近郊县过来的人,带来了更详细可靠的消息。

原来陈仓县令投靠了汉王刘邦,汉王大军已经到达陈仓,昨夜大败雍王派出1,的平叛大军,雍王的亲弟弟章平将军也身陨其中。

闻听这个消息,咸阳全城顿时陷入了恐慌之中,本来咸阳的百姓对章邯还是比较拥戴的,可到了此时,他们也不得不考虑一下支持章邯的后果了。

章邯的军力比之刘邦,差了何止一个等级,如果陷入与刘邦的正面战争,结果基本上是一边倒的。秦地百姓已经受够了兵祸,如今生活刚刚回归正轨,谁也不想再重现那段黑暗的日子。

此刻不少人心里已经有了想法,只是还没有表露出来,待得形势恶化到一定地步,章邯必将会面临众叛亲离的局面。

市井之间,百姓人心惶惶,不知未来将何去何从,而在王府之内,同样蔓延着焦虑的气氛。

此刻只见始成硬着头皮,向着章邯汇报着什么,而章邯则是阴沉着脸,眼中投射出压抑不住的火光。韩谈满脸的沉重,似乎是陷入了沉思,嬴颖站在他身边,一双美目偷偷瞧着场中众人,连口大气都不敢出。

就在刚才,派往关中诸县的使者已经回来了,他们向诸县的县令县长传达了章邯的旨意,要求各县即刻出兵集结咸阳,然后在章邯的统一带领下收复陈仓。

这本来是极正常的要求,各县举兵勤王也是其分内之事,但使者们传回来的消息却让章邯大为火光——除了咸阳近旁的几个县外,西边诸县都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托词不出兵。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章邯的封地。

由于秦朝实行的是郡县制,天下初分为三十六郡,后又增至四十六郡,而其中唯一一个特殊的郡就是内史。

所谓内史,就是咸阳所在的关中地区,顾名思义,大约算是直辖的概念。到了现在,章邯和司马欣二王,差不多以咸阳为界,将内史地区分成两半,章邯在西,司马欣在东。

而章邯除了据有内史之地外,封地还有陇西郡,北地郡等地,按道理来说地盘也不算小了,比之刘邦也差不远。但只可惜他掌控雍地的时日尚短,各处的郡守县令都对他不感冒。

到了现在如此危急的关头,本该是上下用命,团结一致应对外敌。但看看现在,章邯的军令传出去,近在咫尺的关中都有这么多县不肯从命,还谈的上什么令行畅通呢?区区的内史小县都支使不动,又何谈更远的郡县,所以章邯的地盘看似大,实则却是一盘散沙。

内史西边诸县不愿出兵,他们的心思章邯自然明白。此刻陈仓已经落入刘邦手中,而西边诸县离陈仓不远,随时可能被刘邦吞并。

这些县令县长们,为了自身的安危,索性做个骑墙派,两方互不相帮,将来哪一方势强便倒向哪方。

说到底,他们没有一点效忠章邯的念头,在他们眼里,章邯和刘邦也都是一丘之貉,谁来当这个秦王都一样。甚至于说,他们对刘邦的好感可能更甚于章邯。

其实之前章邯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按他的想法,逐步增强对各个郡县的掌控,以及更换亲信的郡守县令,这本该是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去解决的。

但没想到刘邦的攻击太过突然,一下子将这个尖锐的问题暴露在了眼前,而这一个隐患,很有可能决定战争的天平朝向。

“大王,如果只有咸阳附近几个县相助,恐怕军力太过羸弱。是不是再派人前去西边诸县,加以抚慰,许之封赏,以劝说他们出兵。”

看着章邯阴沉的脸色,韩谈犹豫许久,最终还是向着章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不必!”

出乎众人意料的是,章邯丝毫没有思考,直接回绝了这个提议。他的语气斩钉截铁,没有一点回转的余地。

“这些县令拒不出兵,摆明了要跟本王决裂,就算能用利益促其出兵,只怕也是毫无作用。”章邯用冷酷的目光,缓缓地环视众人一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昏君 逆战成妃 强极则辱 重生之锦好 追忆者的综漫物语 飞天潜龙 嚣张战王的倾世小毒妃 仙尊溺宠:废材三小姐 游戏大变身 甲子风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