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小说网

第三十七章:小吏的本事 (第1/2页)

97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东京梦华录意思),接着再看更方便。

“三位不必在此暴晒,老翁请三位进去饮茶。”张文书没有理会赵匡义的吃惊,擦了擦额头的汗水,邀请三人屋内相聚。

赵普点了点头,带着赵匡义与赵承嗣随张文书进入了书房。

“匡义想请教张文书,如何得知匡义的身份?”进入书房,下人奉茶之后,赵匡义就开始询问张文书,他到底是如何猜出自己的身份。

“赵三公子,在老翁眼中,你有几处能揭示身份,一者貌,二者衣,三者从,四者气!”张文书见赵匡义有疑惑,就将自己如何猜出赵匡义的缘由说了一遍。

首先,赵匡义与赵弘殷,赵匡胤二人神态与样貌上有相似之处,张文书见过赵弘殷与赵匡胤,自然产生了一点疑惑。其次,赵匡义的衣着华丽,凸显了其是贵人的身份,特别是腰间所系的一块玉佩,这块玉佩张文书见过相似的玉佩在赵匡胤身上,张文书推测应该是父亲给孩儿量身打造的兄弟玉佩。

张文书是老吏了,不单单从衣貌来判断一个人。从与气也是张文书判断的一项准则。从是指同行之人,此人能与赵普同行说明此人必定和赵普有一定的联系。最后,就是一个人的气了,所谓的气不单单指人的气质,还包括了人的言行举止。

赵匡义一身文人气质,在五代末年能有文人气质的青年人不多,在开封城内数得上名号的就寥寥数十人。赵匡义从进来并不是紧随赵普身后,而是时常有跃前的举动,这不像一个族弟对于族兄该有的礼数,眼神间赵匡义对赵普并没有太多的兄弟之情,反而有些轻佻。

综合上述几点,再加上张文书的经验,自己就可以完全推断此人乃是赵弘殷的三子赵匡义,同时是魏王符彦卿新进的女婿。

“张文书不亏是开封府的老人了,此番见解让匡义佩服,匡义日后一定向族兄多多学习,吏治之道看来颇有意思。”赵匡义脸上微微一变,刚刚张文书暗指自己对赵普有不敬之意,自己还是收敛一点好,不然赵普在娘亲面前告上一状,自己可有得受了。

赵承嗣在一旁听着张文书的话,不由得暗自佩服,张文书能在开封府当一名小吏很不简单,居然要弄清楚这么多的道道,特别是要探听清楚开封城内有名气的官宦子弟就不是一件轻松的活了。

“赵三公子如此谦逊,赵将军泉下有知应该倍感欣慰了。”张文书点了点头,赵匡义虽然语气上有些不服,但是已经很不错了,相比自己所见的官宦子弟,赵匡义有认错之心就很不错了。更重要的一点,张文书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这年轻人好像城府颇深!

“谢张文书夸赞!”

“赵老弟,此番来找哥哥到底有何事,老哥可是忙得很,你来了才偷闲一会。”张文书见闲聊完了,就直入正题了,毕竟自己还有公文要处理,不能与赵普久谈。

“老哥哥,普此番前来却有一事相求,刚刚普带着犬子与三郎前往了苦儿巷一趟,见最近百姓吃食有些不足,特意向老哥哥来求一个法子。”

“苦儿巷?老弟可真是会挑地方,那里可是全开封的刺头之一,你怎么摊上去了?莫不是每月送两匹劣马过去还不够?”张文书身为开封老吏,当日是知道巷子的存在,赵普不时地接济也恨清楚,只不过那些都只是杯水车薪而已。

“张伯伯,那里的百姓太苦了,承嗣愿意拿出一些月钱给百姓买些吃食。”赵承嗣两世为人,第一次见到乱世百姓的苦楚。宁为平安犬,莫为乱世人!这一句话,今日赵承嗣才算有些感悟。

“哎,原来是小侄儿不忍心了,怪不得赵老弟要出力了。也罢!看在小侄儿的份上,伯伯就帮一把,只不过赵老弟,老哥哥权力有限,只能上报府尹与官家,在未得到正式批复之前,老哥哥只能派些米粮过去,让城内的老友尽量帮助一下,只不过效果如何,就是看天意尽人事了!”张文书对着赵承嗣点了点头,然后向赵普说明了情况。

“老哥哥能如此帮忙,普多谢老哥哥了,日后有事普一定尽力相助!”赵普听了张文书的话十分满意,自己知道这是张文书能做出的最大的努力了。

“好,赵老弟,老哥还有公务,就不留你们三人了。”张文书望了望门外,一名官差正在往里焦急地眺望。

“原来老哥哥还有要事,普此番打扰了,老哥哥请留步,普这就离开府衙,苦儿巷的事情还请老哥哥多多费心。”赵普望见了外面的官差,看来自己来的不是时候,连忙起身告辞。

“老哥哥就不送贤弟了,贤弟请!”赵普点了点头,带着赵匡义与赵承嗣二人离开了开封府。

“承嗣,爹只能做这么多了,苦儿巷的百姓只能看造化了。”出了侧门,赵普松了一口气,今日的任务完成了。

“族兄,难道单单凭借一个开封府的文书,就能帮助那些百姓?官场上尔虞我诈,信口雌黄的事情多了,族兄如何知道张文书会派米派粮?”看见赵普松了一口气,赵匡义就开始找茬了,对于杜氏让他跟随赵普学习的意见甚是不满。

赵承嗣在一旁摇了摇头,自己的父亲与岳父还真是天生的对头,就拿今日来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无限之猎杀 嗜宠萌妃:惑心王爷别嚣张 北宋志愿者 我欲乘风归去GL 大明的脊梁 系统之金手指 这个世子不靠谱 八极震乾坤 谋良缘 邪王爆宠无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