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小说网

第三十七章:翠红楼 (第1/2页)

97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东京梦华录完整),接着再看更方便。

“郎君,你要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只不过是画师还没有找到。”赵承嗣从皇宫回来之后,就开始筹备给皇宫孩子们学习的连环画了。

“此事不急,画师慢慢早,一定要画工了得的师傅才能动手,先出一卷,看看宫内那些小衙内的情况。”赵承嗣点了点头,画卷的事情不急,慢工才能出细活。

“郎君,今晚是翠红楼的夏选,在下已经准备好了。”

“好!晚上我们就去翠红楼看看。”

翠红楼在开封城的东面,内城的中心巷子。在一处丁字路口旁。翠红楼有三院四庭,三院是三个院子,分别是翠红酒楼,翠红阁,翠红茶坊。四庭是四个院子,分别是春暖,夏凉,秋风,冬雪,四个院子都有百余间厢房,是宾客与小姐休憩的院子。

“官人,来看看!我们这里的姑娘可比水还要柔!”翠红阁前,十几名花枝招展的风尘女子就在街面上拉客。

“郎君,这边请,今日的侍女买卖在翠红酒楼举行!”闾丘仲卿见到那些风尘女子眉头一皱,然后将赵承嗣引入了翠红酒楼。

“郎君,石衙内在那边。”一进翠红酒楼,赵承嗣就见到了熟人,自己的玩伴,石守信的次子石保吉。

“郎君,魏东阁在那边。”顺着闾丘中期的手,赵承嗣又发现了一个熟人,魏仁浦的次子魏咸信。

大宋的纨绔界是有规矩的,通过称呼就能区别每个纨绔的家世背景。李商隐的九日有云: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东阁乃是宰相会客的大厅,到了宋代便成了宰相儿子的独称了。由于宋代的各大政府部门都有自己的衙门与部院,所以大宋高官的儿子都称衙内。

“哦?三郎也来了!”突然一个人拍了拍赵承嗣的后肩。

“原来是刘大哥!”赵承嗣一回头,就见到了刘知信。

“原来是刘公子来了,真是怠慢了,小人马上给刘公子准备好位置。”刘知信刚刚一进门,就有小厮迎了上来,看来刘知信是翠红楼的常客了。

“好!承嗣,自己找位置。”刘知信微微一笑,就跟着小厮去到了自己的坐位。

“郎君,我们的位置在那里。”闾丘仲卿指了指一处距离舞台不远的位置,那就是赵承嗣的位置。

翠红楼会给每位投标的买家都准备一张单独的桌子,还有号牌,方便用于投标。

“小郎君,这是我们家公子送给郎君的礼物。”赵承嗣刚刚坐下,看了看手中的号牌,石保吉的家丁就过来了,还拿来了二十几张画像给赵承嗣。

赵承嗣愣了一下,石保吉这是什么意思,送自己二十几张画像?反倒是闾丘仲卿快了一步,接过画像,然后向石保吉的家丁道谢。

“先生,这是什么意思?”

“郎君,此乃风月场的规矩。”一旁的张楚开始向赵承嗣解释风月规矩了。

原来这些画像叫做“面相”,所谓的面相就是翠红楼的小厮会提前将买卖侍女的画像弄出来,然后印制成不菲的数量,然后按顾客的需求发放个顾客。

这些画像除了人的脸相之外,还有姓名,出场的顺序与低价。有了这些信息,顾客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儿做出决断,避免浪费钱财。甚至有一些纨绔看上了女子都会私底下谈拢,不让风月场所多赚自己的钱财。

“还真是一个老手!”赵承嗣微微一笑,看来自己是落伍了,石保吉跟自己年岁相仿,看起来已经是轻车熟路了。

“郎君,这些红点都是石衙内看中的女子,这是跟我们在通气。”闾丘仲卿指了指画像上的红点,告诉赵承嗣其中的奥秘。

“原来如此。”赵承嗣翻了翻画像,其中都是四岁至七岁之间的女童,一些被做上了记号,其中包括赵承嗣当日见到的两位女子。

“郎君,若是想投得这两名女子可以在上面做上自己的记号,与石衙内通通气。”张楚递给赵承嗣一支红笔,可以让赵承嗣圈上自己中意的女子。

“恩。”赵承嗣点了点头,然后在两名女子的画像上画上了圈,命人交回给石保吉。

不一会儿,石保吉的下人就送回了画像,画像上石保吉原来的红圈上划了一个叉,说明石保吉肯让一步。除了石保吉,不少赵承嗣熟知的纨绔都开始与赵承嗣互通暗曲,减少纨绔内讧,以免浪费钱财。

“郎君,如今你在开封城纨绔中颇有名气,看来纨绔子弟都肯给你面子。”经过王仁瞻事件之后,赵承嗣在开封纨绔之中也有了一点名气,加上赵普,赵匡胤与杜太后的关系,大家都想和赵承嗣打好关系。

“哎,没有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赵承嗣微微一笑,看来自己在纨绔之中还有一定的影响力。

“原来承嗣也在这里!”就在赵承嗣以为自己十拿九稳能买到自己心仪的侍女,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入了赵承嗣的耳中,赵承嗣心里一惊,怎么那个人也来了。

“原来是王叔父,承嗣有礼了。”赵承嗣很快就缓过神了,向来者行了一个礼,来人正是王仁瞻。虽然二人之前有口齿印,但是赵匡胤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红楼之嗣子 凌世狂妃 霸道梁王府嫡女 尤物皇后之三千妖娆 大隋我为王 逃入空间养包子 彪悍农女擒夫记 极品财俊 云倾天阙 我家女友天天跟我抢打野